8月4日,伊朗石油部长米尔卡赛米(Massoud Mirkazemi)访问中国。
伊朗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因事务繁忙拒绝向本报透露米尔卡赛米此行的详细日程,但相关工作人员告知记者,石油部长出访中国不仅仅为了能源合作,话题将涉及多方面。
据路透社4日报道,米尔卡赛米将在访华期间与珠海振戎公司进行会晤,而陪同米尔卡塞米访华的伊朗官员中可能包括财政部和铁路局部分官员。
就在伊朗部长级官员访华之际,美伊持续紧张的关系愈加恶化。
8月1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马伦(Mike Mullen)上将公开承认,作为阻止伊朗获取核武器的一种选择,美国确实已有攻打伊朗的计划。此后,伊朗革命卫队表示如果美国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伊朗将还以颜色。
8月3日,美国财政部宣布一项针对21家公司的制裁,位于欧洲和日本等地的21家涉及银行、保险、投资、矿业和工程领域的公司被认为受伊朗政府控制或属伊朗国有。
单边制裁力度加大
“将21家公司列入黑名单,是美国对伊朗制裁行为的一种细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6月联合国通过的伊朗核问题新决议从美国角度来看力度并不大,因此,美国对伊朗做出单边制裁措施。
美国财政部8月3日发布的TG-811号文显示,21家公司分别为4家银行、3家保险与投资公司、5家矿业与金属公司、3家原材料与设备公司、3家贸易公司、2家科技公司和1家建筑公司,公司所在国家分别为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日本、卢森堡和伊朗。
“伊朗始终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设立国有公司的方式,逃避国际社会对伊朗在金融和商业方面的制裁。这份21家公司的认证是为了确保合法的商业行为不再受到这些公司的挑战。”美国财政部负责反恐及金融情报事务的副部长Stuart Levey在文件中阐述美国此举的目的。
文件同时敬告美国公民及其他国家民众“尽量识别伊朗政府所设立的实体,以避免自身在交易过程中受到损害”。
中国资深外交官、中国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前司长安惠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此次对伊朗的单边制裁,力度比联合国此前的决议大得多。
除单边制裁外,美国也在不断加大外交斡旋力度。
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伊朗核问题的新决议后, 俄罗斯迫于美国与以色列压力, 冻结向伊朗供应S-300防空导弹的合同。
7月26日,欧盟外长理事会通过一揽子制裁伊朗新措施,重点针对伊朗石油与天然气领域,是迄今欧盟所通过的最为严厉的制裁措施。
8月4日美国核不扩散及武器控制特别顾问罗伯特·埃因霍恩(Robert Einhorn)在访问东京期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日本“观察欧盟已经采取的措施”,对伊朗加紧制裁。
中伊合作严守联合国决议
西方制裁接踵而来之际,伊朗石油部长选择访问中国。
记者查询被报道为米尔卡赛米会晤对象的珠海振戎公司主页发现,2010年1至5月,该公司进口中伊两国政府长期合同项目下的伊朗原油451万吨,贸易总额约35.23亿美元,原油采购方式为100%长期合同,全部归为一般贸易项下,所购原油均为高硫原油,一律海运至中国。
国资委官方网站亦显示,珠海振戎公司与伊朗国家天然气出口公司早在2004年就签署了关于合作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框架协议》。据此《协议》,从2008年起,振戎公司每年将从伊朗进口250万吨液化天然气,2013年起,进口量将增加至每年500万吨,期限为25年。
路透社3日报道称米尔卡赛米此次访问中国旨在寻求中方对伊朗新炼油厂的投资。
安惠侯强调,中国与伊朗的经贸往严守联合国决议,而 “美国对伊朗进行单边制裁已经超过了联合国的决议范围,在国际认可的范围之外加大制裁力度,这种方式反而不利于伊朗核问题的解决。”
安惠侯同时提醒记者,除中国以外,韩国也从伊朗大量进口石油,欧盟虽针对石油与天然气领域对伊朗进行制裁,但德国等一些国家仍与伊朗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经贸关系。
与此同时,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美国、欧盟对伊朗加大制裁力度,势必影响伊朗国内经济,但在制裁阴影下已度过30年的伊朗,只要其能源命脉不断,仍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
8月1日,伊朗石油部新闻网站SHANA发布消息称,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最新认定标准,伊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储量国。此前,SHANA亦对外宣布恢复伊朗每年向土耳其出口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并计划提高出口土耳其的天然气数量。
2010年上半年,中国进口伊朗石油的数量较去年减少了将近1/3。尽管如此,伊朗仍是中国的第三大石油供应国。
7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就伊朗核问题答记者问时表态,希望有关各方坚持外交解决方向,通过对话与谈判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 |